首页|刘家峡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刘家峡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扫码查看
于2020年3-10月(春季、夏季和秋季)对刘家峡水库的后生浮游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并通过冗余分析探讨刘家峡水库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刘家峡水库水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共鉴定后生浮游动物3类24种,其中轮虫12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5种.夏季后生浮游动物种类最多,为16种,春季最少,11种.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前节晶囊轮虫、长额象鼻溞、长刺溞、僧帽溞、汤匙华哲水蚤和无节幼体,季节更替明显.调查期间,后生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31 ind·L-1,变化范围在8~116 ind·L-1;平均生物量0.280 mg·L-1,变化范围在0.056~0.606 mg·L-1.后生浮游动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77~1.87,平均值为1.55;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1.90~3.07,平均值为2.56;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20~0.55,平均值为0.44;最低值均出现在9月.冗余分析显示,水温、透明度和硝酸氮与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相关性.刘家峡水库水体处于贫营养型水平,符合国家Ⅱ类水的水质标准.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etazooplankt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Liujiaxia Reservoir

杜岩岩、杨濯羽、杨顺文、苏子郡、史小宁、王太

展开 >

甘肃省水产研究所,兰州730030

后生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影响 刘家峡水库 冗余分析

21JR7RA72020200120JR5RA100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10)
  • 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