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种功能型林木幼苗生物量分配及其与细根和叶片养分关系

三种功能型林木幼苗生物量分配及其与细根和叶片养分关系

扫码查看
植物生物量分配反映其适应环境的生长策略,对生态系统碳分配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以刨花楠、福建山樱花与福建柏3种不同功能型林木幼苗为对象,测定其各构件生物量与细根及叶片养分性状.采用标准化主轴SMA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功能型林木幼苗生物量分配对策,并采用相关分析对细根、叶片碳氮磷含量与生物量分配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常绿阔叶树种刨花楠在叶、茎、根生物量间均为大于1的异速关系,而落叶阔叶树种福建山樱花与常绿针叶树种福建柏在叶、茎、根生物量间均呈显著的等速生长关系.3种林木幼苗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间均呈等速生长关系,且存在共同斜率1.05(95%CI=0.97~1.14).3种林木幼苗细根碳氮磷含量与生物量分配关系表现为:细根碳含量与生物量分配关系仅福建柏的细根碳含量与茎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刨花楠细根氮含量与叶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福建山樱花细根氮含量与叶质量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根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福建柏细根氮含量仅与茎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3种幼苗的细根磷含量及其氮磷比仅刨花楠的细根磷含量与叶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根质量比呈显著负相关,其细根氮磷比与茎生长呈负相关.3种林木幼苗叶片碳氮磷含量与生物量分配关系表现为:刨花楠叶片碳含量与叶质量比呈显著负相关;福建山樱花叶片碳含量与茎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福建柏叶片碳含量与生物量分配关系则表现不明显.叶片磷含量与生物量分配关系仅刨花楠的叶片磷含量与茎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3种林木幼苗叶片氮含量及其氮磷比均与生物量分配关系不明显.研究表明,3种林木幼苗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规律一致,但不同构件间生物量分配存在差异,其与叶片及细根的氮磷含量关系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证实了不同功能型植物会通过不同方式调整生物量分配格局以适应所处的区域环境,为不同功能型苗木高效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Biomass allocation of three functional types of forest tree seedling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nutrients in fine roots and leaves

常云妮、李宝银、钟全林、汪国彬、沈秋水、徐朝斌、张师赫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福建丰田国有林场,福建安溪 362411

功能型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养分含量 叶片 细根 林木幼苗

3197164332071555416010082020N50082019N5009SC-2992018J01737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11)
  • 6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