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旱地冬小麦夏闲期种植不同豆科绿肥对还田养分和土壤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

旱地冬小麦夏闲期种植不同豆科绿肥对还田养分和土壤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

扫码查看
探究适合晋南旱塬冬小麦填闲种植的绿肥作物,为冬小麦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塬冬小麦夏闲期种植翻压草木樨、柽麻、大豆、黑豆、绿豆、乌豇豆等6种绿肥作物的养分归还效应,以及对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颗粒态有机碳(POC)、颗粒态有机氮(PON)和轻重组有机碳(LFOC、HFOC)、轻重组有机氮(LFON、HFON)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绿肥作物的总养分归还量(N+P205+K2O)以绿豆、黑豆、乌豇豆最高,为104.77~121.82 kg.hm-2.与传统农户模式相比,种植翻压不同绿肥作物均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提高幅度为27%~57%,但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影响不显著.不同处理间土壤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重组有机碳、轻组有机氮和重组有机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传统农户模式相比,种植翻压黑豆、绿豆显著提高了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提高幅度为27%~55%,种植翻压大豆显著提高了土壤颗粒态有机氮和轻组有机碳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31%和162%.研究表明,黄土旱塬冬小麦夏闲期种植翻压大豆、绿豆、黑豆具有相对较高的养分归还效应,且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库的影响尤为显著.
Effects of planting legume green manure crops in summer fallow period of dryland winter wheat on nutri-ent returning,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components

黄璐、李廷亮、李顺、吕卓呈、王嘉豪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太谷030801

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太谷030801

冬小麦 绿肥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有机氮组分

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SBGJXTZX-25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12)
  • 8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