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00-2019年石羊河流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其气候特征

2000-2019年石羊河流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其气候特征

扫码查看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典型的内陆河流域,生态特征敏感脆弱,是了解干旱地区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对气候变化响应及反馈的典型区域.本研究通过卫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建立光能利用率模型,模拟估算了石羊河流域2000-2019年植被GPP,分析了气候影响下的不同植被类型GPP的空间分布以及年际变化.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GPP的平均值为256.52 g C·m-2;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木林、耕地、草原、湿地和荒漠植被GPP分别为676.38、609.96、144.42、404.49、314.07、75.15和110.21 g C·m-2,表现为南部祁连山区的落叶阔叶林GPP最高,北部荒漠区的湿地GPP最低;GPP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存在波动,趋势增加的面积为92%,平均速率为6.99 g C·m-2·a-1;流域内不同植被类型GPP增加速度从大到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草地>耕地>灌木林>荒漠>湿地;流域内与GPP呈正、负相关且面积最大分别是降水量与蒸发量;天然植被GPP主要受水分因素影响显著,且越靠近干旱地区,水汽压对GPP的影响越强,耕地因人为因素干预,与热量因素相关性更高.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rel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Shiyang River ba-sin during 2000-2019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vegetation typeclimatic factorcorrelationShiyang River basin

王大为、周伟、韩涛、李丽丽、罗天旭、李金山

展开 >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兰州 730020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武威市草原工作站,甘肃武威 733000

凉州区草原工作站,甘肃武威 733000

展开 >

总初级生产力 植被类型 气候因子 相关性 石羊河流域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气象局研究型业务重点项目

19XMZ104320716064170506220JR10RA454ZD2021-02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2)
  • 3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