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南中部山区天然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海南中部山区天然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扫码查看
为了解海南中部山区天然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规律,对五指山山地雨林原始林、尖峰岭低地雨林、吊罗山山地雨林、霸王岭云雾林次生林内建成的各1600 mn2样地进行常年监测,基于2012-2020年监测数据,从群落结构、树木生长、树木死亡、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分析群落近8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2012-2020年,(1)五指山山地雨林、尖峰岭低地雨林的径级结构与树高结构均呈倒"J"型,吊罗山山地雨林、霸王岭云雾林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树高结构呈近"L"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结构更加复杂.(2)小径级个体树高生长速率较快,随胸径增加树高生长速率降低,胸径生长速率升高;死亡个体数量随胸径的增加而减少,表现出小径级个体对阳光等资源的强烈竞争.(3)翻白叶(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四蕊三角瓣花(Prismatomeris tetrandra)、海南山矾(Symplocos hainanensis)种群变化率分别为-6.07%、+7.10%、+12.52%、+14.29%,种群变化率均大于5%,属于快速变动种群,表现出喜阳先锋种逐渐被耐阴演替过渡种取代.(4)五指山山地雨林α物种多样性的平均变化率为+1.48%,尖峰岭低地雨林为+1.59%,吊罗山山地雨林为+4.19%,霸王岭云雾林为+12.26%;进入和退出树种多为偶见种,是引起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于海南中部山区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通过有效的封山育林,群落演替均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结构复杂性、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Changes of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natural forest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central Hainan Is-land

李晨笛、杨小波、李东海、史建康、赵俊福、李龙、陈琳、张培春、田璐嘉

展开 >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口 570228

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海口 571126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树木生长 树木死亡 群落更新 植被恢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项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项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项目

31760170HD-KYH-2012089HD-KYH-2016040HD-KYH-2019089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3)
  • 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