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再生稻种植对土壤肥力和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

再生稻种植对土壤肥力和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

扫码查看
"双改单"背景下,再生稻种植对稳定全国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再生稻种植对土壤有机碳及其肥力水平的影响,选取了单季稻、双季稻、再生稻3种稻作模式,并分析了三者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单季稻相比,再生稻种植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但其与双季稻无明显差异;土壤主要养分的含量均呈双季稻田>再生稻田>单季稻田的趋势,相对应地,三者的土壤肥力指数分别为0.66、0.47、0.40,且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不同稻作模式显著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结构,再生稻田中土壤烷基碳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单季稻但低于双季稻,而其烷氧碳的相对含量却显著高于双季稻但低于单季稻.再生稻田土壤的烷基碳/烷氧碳比值较单季稻显著提高了 23.81%,但较双季稻则显著降低了30.67%;且该比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R2=0.95,P<0.001)和肥力指数(R2=0.96,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再生稻的土壤肥力水平高于单季稻,却显著低于同为两稻模式的双季稻,这与不同稻作模式下的肥料投入、淹水周期和作物养分吸收利用密切相关.
The effects of ratoon rice cultivation on soil fertility and chemical structur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熊丽、邵彩虹、张文学、Marios Drosos、周小华、刘圣孝、刘增兵、孙刚、王少先

展开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330200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95

都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都昌332600

稻作模式 再生稻 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碳 核磁共振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启动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人才专项

2020NETRCRSI-5JXXTCXBSJJ2021152017YFD0301601JXSNKYJCRC202215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3)
  • 1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