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翻-旋耕轮耕与有机肥配施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深翻-旋耕轮耕与有机肥配施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东北黑土区耕作方式单一、化肥施用偏重,导致耕层结构变差、犁底层加厚上移、土壤养分有效性下降.研究深翻-旋耕轮耕模式对松嫩平原南部农田黑土区土壤结构和酶活性改善的效果,以期为区域耕作施肥等管理技术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基于农田黑土全量秸秆还田条件,设置连年旋耕、深翻-旋耕轮耕2个耕作处理和化肥、化肥+有机肥2个培肥处理,分析0~20 cm 土层中2~5、1~2、0.5~1、0.25~0.5和<0.25 mm等各级团聚体特征及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轮耕的两个培肥处理土壤团聚体以2~5 mm粒级为主,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粒级团聚体,占总质量比的26.8%~31.3%;且轮耕处理的2~5、1~2、0.5~1 mm粒级团聚体比例显著高于连年旋耕处理,而其他粒级结果相反;过氧化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现深翻-旋耕轮耕处理整体较高于连年旋耕处理,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大粒级团聚体酶活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随着粒级的增大而增强,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2~5 mm粒级团聚体最高;酸性磷酸酶活性随着粒级的减小而增强,<0.25 mm粒级团聚体为最高;深翻-旋耕轮耕处理土壤团聚体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贡献率显著高于连年旋耕处理;综上,在东北黑土区,深翻-旋耕轮耕处理配施有机肥有利于0~20 cm 土层土壤大团聚体的凝聚与形成,并对各级团聚体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Effects of deep-till-rototill rotation and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enzyme activity in aggregates of black soil cropland

何婉莹、谷思玉、谷邵臣、车延静、王紫颖、袁望博、杨佳宇

展开 >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

中央储备粮大庆直属库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163818

农田黑土 轮耕 培肥 土壤团聚体 土壤酶活性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1YFD1500801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5)
  • 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