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河湖交汇区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生态健康评价——以南四湖为例

河湖交汇区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生态健康评价——以南四湖为例

扫码查看
为探究河湖交汇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2020年9月和2021年4月以南四湖流域14条入湖河流的河湖交汇区为研究区域,开展水质、沉积物质量与底栖动物群落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55种,隶属6纲15目39科.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春季各样点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比秋季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高,不同季节新薛河(S7)、蟠龙河(S9)和北沙河(S11)3个样点分别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冗余分析表明,水体中的总磷、CODCr和沉积物中的总碳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重要环境因子.生物耐污敏感性指数(BMWP)与水质特征相似,对南四湖流域河湖交汇区健康状况的评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结果表明,南四湖流域主要河湖交汇区健康状况总体处在轻微-中度污染水平.本研究可为河湖交汇区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Zoobenthos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health assessment in river-lake ecotone:A case study in Nansi Lake

郝梓然、于丽华、孔范龙、张倩、李凡一、于政达

展开 >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莱西分局,山东青岛266600

河湖交汇区 底栖动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生物耐污敏感性指数 生态健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32101302ZR2019BD065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5)
  • 2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