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冠疫情下的鸟类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以香港为例

新冠疫情下的鸟类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以香港为例

扫码查看
鸟类是城市生态健康水平和生态修复效果的重要指示性物种.当前珠三角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普遍缺乏与鸟类生态相关的基础数据支撑,导致在生态规划与修复领域对鸟类的生境选择与移动规律的认知趋于定性,不利于构建鸟类友好城市.根据数据可用性及其对珠三角城市生态规划与修复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新冠疫情为切入口,以香港为例,借助Shannon指数与最大熵模型对疫情前和疫情期间的eBird鸟类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香港鸟类对城市人类总体活动强度下降的4条响应规律:(1)鸟类总体多样性变化在繁殖季的标准差(25.68)明显高于越冬季(15.25)和全年(12.43)总体表现,对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反馈敏感;(2)鸟类总体多样性空间格局在疫情期间呈现出"北部高且波动小、中部南部中等且存在季节性交替上升、城市核心区低且波动大"的特点;(3)陆鸟与水鸟优势种分布概率较疫情前增加24%及以上的地区主要由草地、农地、林地、灌丛与乡郊居所5类用地构成;(4)农地是5类用地中唯一在500 m×500 m样方内的面积比重与陆鸟、水鸟优势种分布概率的平均增长量均呈正相关的用地,相关系数分别为0.25和0.049.据此结果,本文建议珠三角城市根据所在地鸟类生态在季节波动、鸟种构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特征,制定针对性强的生态规划与修复策略.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birds under COVID-19 pandemic and implications for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

田北辰、农昀、黄啸、谢燕华

展开 >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珠海519099

美国阿肯色大学地球科学系,费耶特维尔72701

美国尼尔森研究所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环境中心,麦迪逊53726

鸟类 时空格局 生态规划 生态修复 eBird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项目

SML2020SP011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