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模拟西伯利亚红松种植对大兴安岭中北部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

模拟西伯利亚红松种植对大兴安岭中北部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

扫码查看
西伯利亚红松是寒温带森林重要建群树种,其在大兴安岭引种种植将直接影响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固碳功能.分析引种种植西伯利亚红松对大兴安岭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对厘清区域碳汇及碳中和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数据和森林景观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量化景观尺度西伯利亚红松不同种植强度对大兴安岭中北部森林及本地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引种种植西伯利亚红松对提高大兴安岭中北部林区森林地上生物量起积极作用,未来可在该区域大面积引种种植西伯利亚红松;不同种植强度预案下森林地上生物量变化趋势相似,均提高了森林地上生物量,其中低强度种植预案下森林地上生物量增幅最大,达8.66 Mg·hm-2;西伯利亚红松引种种植对本地主要树种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兴安落叶松和云杉地上生物量升高0.19~8.88 Mg·hm-2,樟子松、山杨和白桦地上生物量降低0.42~12.86 Mg·hm-2.
Simulating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planting Pinus sibirica on aboveground biomass of forests in the north-central Great Xing'an Mountains

胡梦婷、罗旭、赵鑫田、李璐

展开 >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315211

宁波市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宁波315211

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宁波315211

西伯利亚红松 地上生物量 森林景观模型 引种种植 大兴安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600373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5)
  • 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