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恢复方式铁杆蒿群落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特征

不同恢复方式铁杆蒿群落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特征

扫码查看
以黄土丘陵区老荒坡为对照,探究人工恢复与退耕自然恢复铁杆蒿群落特征及对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恢复年限均为20年左右的人工恢复与退耕自然恢复坡面,铁杆蒿群落物种数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低于老荒坡的物种数和多样性;(2)土壤有机质表现为人工恢复(29.68 g·kg-1)与老荒坡(29.25 g·kg-1)相近,但显著高于退耕自然恢复(14.34 g·kg-1);(3)土壤团聚体指标(水稳性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与几何平均直径)均表现为老荒坡>人工恢复>退耕自然恢复;(4)土壤有机质、团聚体指标与物种多样性、总物种数、菊科物种数、禾本科物种数呈正相关.总之,恢复20年左右,人工恢复促进了团聚体和有机质的改善,但以老荒坡为参照,长期自然恢复可以形成更丰富的物种组成和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并对土壤团聚体有更好改善作用.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aggregates in Artemisia sacrorum community with different resto-ration modes

秦笠、王宁、陈佳敏、高鸿图

展开 >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土壤特征 黄土丘陵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项目

419770612021JM-200GK202103147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