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肃兴隆山野生马麝夏季卧息生境选择

甘肃兴隆山野生马麝夏季卧息生境选择

扫码查看
生境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基底,卧息地是动物生境利用中的重要构成,野生动物对卧息地的选择和利用与其繁殖成功率和种群动态关系密切.为确定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夏季卧息地的生境特征,于2021年7月1日至8月25日期间对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马麝夏季卧息地生境选择进行研究.共记录52个卧息地生境样地和157个对照样地,测定其中的海拔及郁闭度等16个生境变量,采用Vanderp-loeg-Scavia选择指数法分析马麝对卧息地生境变量的偏好性,并比较卧息生境样地和对照样地的差异.结果表明:(1)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的夏季卧息地生境的坡度适中(38.04°±0.76°)、郁闭度较大(58.75%±2.66%)、乔木较高(22.35±1.56 m)和较密(16.85±0.96 株)及倒木较多(0.38±0.08 个).(2)马麝夏季卧息地多处于北坡、上坡位、隐蔽度较强、距水源较近、干扰较弱的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并多以青海云杉和白桦为优势植物.(3)影响野生马麝夏季卧息生境选择的重要变量主要是乔木数、乔木郁闭度、倒木数和坡度,其夏季卧息地生境的判别正确率为90%.野生马麝夏季的卧息生境特征综合反映了马麝对食物资源、安全及温度调节的生态需求.
Summer bed-site habitat utilization of wild alpine musk deer(Moschus chrysogaster)in Xingl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Gansu Province of China

Xingl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election indexhabitat characteristicsecological demand

申立泉、高浩翔、王功、刘瑞、祁军、张学炎、王春玲、吴佳忆、孟秀祥

展开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兰州730117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选择指数 生境特征 生态需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

3217048931672300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7)
  • 2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