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尔沁沙地3种主要造林树种树干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布规律

科尔沁沙地3种主要造林树种树干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布规律

扫码查看
树干是树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重要贮藏器官,树干NSC分布规律可反映碳储存策略及适应性.以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针叶树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赤松(Pinus sylvestris)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为研究对象,分析3个树种可溶性糖、淀粉和NSC浓度在树干径向和纵向的空间变化,比较研究树干NSC分布的种间差异.结果表明:在冠中和冠基处,3个树种可溶性糖和NSC浓度随着径向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在胸高与根颈处,3个树种随径向深度增加,可溶性糖浓度及糖淀粉比逐渐降低,淀粉浓度逐渐增加,NSC浓度保持平衡.樟子松冠基NSC浓度高于冠中、胸高和根颈,赤松冠中和冠基NSC浓度高于胸高和根颈,油松NSC浓度在不同树干高度间无显著差异.赤松树干NSC浓度高于樟子松和油松.因而,3个针叶树种树干内部是淀粉的重要储存库,有利于适应科尔沁沙地环境.赤松树干碳水化合物储存更多,对不良环境的抗性更强.
Allocation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in trunks of three main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in Horqin Sandy Land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Pinus densifloraPinus tabuliformisradial variationvertical varia-tioncarbohydrate reserveinterspecific comparison

王凯、石亮

展开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沈阳110016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阜新123000

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辽宁阜新 123000

展开 >

樟子松 赤松 油松 径向变化 纵向变化 碳储存 种间比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31400613XLYC18070172022-MS-0692021HQ19132017YFD03017042016YFD030030720150312705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8)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