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甜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红壤旱地田间杂草群落的影响

甜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红壤旱地田间杂草群落的影响

扫码查看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防控杂草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通过两年(2019-2020年)田间定位试验,对春季和秋季甜玉米苗期、孕穗期和收获期田间杂草的种类及密度进行了监测,探讨不同种植模式(甜玉米-大豆,CS;甜玉米单作,MC;大豆单作,MS)和施氮水平(0 kg·hm-2,N0;150 kg·hm-2,N1;300 kg·hm-2,N2)对田间杂草种群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共收集杂草15科34种.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是所有处理中的优势种,在不同种植模式中占所有杂草密度的34.60%~54.95%.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在CSN0中是优势种,占比24.52%.马松子(Melochia corchorifolia)在MCN1中是优势种,占比13.96%.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在CSN1、MCN0和MCN2处理下为优势种,占比为11.26%、13.76%和17.27%.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在CSN2、MCN1和MCN2处理下为优势种,占比为10.72%、10.81%和16.40%.相比不施氮,施氮降低了2019年春季CS及春季和秋季MC模式下杂草平均密度.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甜玉米生育期对两年的杂草平均密度、2020年种类数、2019年密度-种类指数及2020年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有显著影响;施氮显著影响了2019年的杂草密度-种类指数.去趋势排序分析表明,杂草群落组成的变化与甜玉米生长季节及生育期密切相关,而种植模式及施氮对杂草群落组成的影响规律不一致.综合来看,施氮降低了甜玉米田间杂草密度,间作种植能够部分抑制作物苗期杂草丰富度,施氮条件下的甜玉米间作大豆种植模式有利于防控杂草.
Effects of sweet corn-soybean intercropping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weed communities in upland red soil

weed controlsweet cornsoybeanintercroppingnitrogen application

徐刚、陈忠平、俞霞、肖世豪、蔡如深、潘语卓、鲁美娟、杨文亭

展开 >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昌330046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与资源环境学院,南昌330045

杂草防控 甜玉米 大豆 间作 施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3190112531360108201910410111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8)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