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再生水灌溉模式对葡萄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葡萄生长的影响

再生水灌溉模式对葡萄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葡萄生长的影响

扫码查看
探究葡萄酒生产再生水不同灌溉模式对葡萄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葡萄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再生水利用方式,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生产废水循环利用提供依据.以3年生酿酒葡萄(美乐)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清水灌溉(CI,对照),清水再生水交替灌溉(AI),清水再生水(1∶1)混合灌溉(MI)和再生水灌溉(RI)4个处理,对土壤理化指标、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以及葡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不同再生水灌溉模式下0~80 cm 土层pH值无显著变化;MI处理土壤电导率则在20~40及80~100 cm 土层中显著增加,增幅分别达53.98%和99.66%.不同再生水灌溉处理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与CI相比,AI处理显著增加表层0~20cm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 38.46%和39.94%;同时,40~100 cm 土层土壤全磷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达32.88%~79.63%;不同灌溉模式均对土壤速效养分无显著影响.与CI处理相比,MI和RI处理土壤属水平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呈现出较大差异;而PCoA分析结果显示AI处理与CI处理基本一致,且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组成之间的关系未发生明显变化.不同灌溉模式下,酿酒葡萄的产量构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糖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清水再生水交替灌溉模式有利于提升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壤肥力水平,促进可持续葡萄生产.
Effects of reclaimed water irrigation modes on soil environment,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and grape growth in vineyards

wine productionreclaimed waterirrigationeastern foot of Helan Mountain

王芳、陈浩楠、赵占宁、李文慧、南雄雄、郑兰香

展开 >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银川750021

教育部中阿旱区特色资源与环境治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银川750021

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01

展开 >

葡萄酒生产 再生水 灌溉 贺兰山东麓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宁夏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9YFD10025002019BBF020242022AAC030244206702241761066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9)
  • 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