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种造礁珊瑚对不同钙离子浓度的生理响应

三种造礁珊瑚对不同钙离子浓度的生理响应

扫码查看
为了了解不同造礁珊瑚的生长对海水Ca2+浓度变化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以浅杯排孔珊瑚(Seriatopo-ra caliendrum)、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和指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digitata)3种造礁珊瑚为对象,测定了它们在180、250、320、390、460和530 mg·L-16个Ca2+浓度下的钙化率、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Ⅱ)的变化.结果表明:低Ca2+浓度(180 mg·L-1)导致3种珊瑚的钙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Ca2+浓度的增加,浅杯排孔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的钙化率呈倒抛物线变化,即先上升后降低,并在320~390 mg·L-1浓度时达到峰值;丛生盔形珊瑚钙化率在低Ca2+浓度处理时(180~320 mg·L-1)随Ca2+浓度上升而增加,而后趋于平稳;实验14天后,浅杯排孔珊瑚共生虫黄藻Fv/Fm和ΦPSⅡ随Ca2+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过低或过高的Ca2+浓度均会对浅杯排孔珊瑚的生理造成一定的胁迫;与第1天相比,实验处理14天后的丛生盔形珊瑚共生虫黄藻Fv/Fm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ΦPSⅡ显著上升;不同珊瑚对Ca2+浓度变化的生理响应具有差异性,针对不同造礁珊瑚种类的室内人工繁育时,需密切关注养殖体系中Ca2+浓度变化,并适时调整,以维持其最佳生长效率.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hree hermatypic corals to different calcium ion concentrations.

hermatypic coralcalcium ioncalcification ratemaximum quantum yieldeffective quantum yield

刘依娜、王晨颖、张涵、王啟芳、郑新庆

展开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福建厦门361005

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西北海536015

漳州海岛海岸带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福建漳州363000

展开 >

造礁珊瑚 钙离子 钙化率 最大光量子产量 实际光量子产量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海洋三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海洋三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20YFA0607602TIO2019017TIO2020017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9)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