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川大熊猫保护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四川大熊猫保护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扫码查看
为了解大熊猫保护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本文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所属的37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生境威胁因子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及InVEST模型等研究方法,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对大熊猫保护地生境质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为林地(+1.49%)、建设用地(+59.72%)和水域(+27.79%)面积增加,草地(-2.44%)和耕地(-2.14%)面积减少,变化类型以草地、林地相互转化以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主;研究区域生境质量变化与景观破碎度变化范围在空间上大致相同,景观破碎度高的地区,生境质量明显较低;生境质量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生境质量改善(952.35 km2)的区域面积小于下降(1562.38 km2)的区域,但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生境质量保持稳定;整体生境退化程度呈现上升的趋势,生境退化程度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0.018上升至2020年的0.022,且生境退化程度高和生境质量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一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东部和南部地区.研究结果可以为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habitat quality in protected area of giant panda in Sichuan Province.

giant panda reserveland use changeInVEST modellandscape patternhabitat quality

胡露、冯彬、白文科、董鑫、肖强、张晋东、黄尤优、周材权

展开 >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9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610081

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四川南充637002

大熊猫保护地 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景观格局 生境质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华师范大学科研资助项目

318019914190122432270551420712792021M6904842023NSFSC115222kA016

2023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3.42(9)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