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干旱区绿洲地下水位调控方法与模型研究进展

干旱区绿洲地下水位调控方法与模型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适宜的地下水位是干旱区绿洲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从地下水生态水位的调控机理、调控方法、调控模型和应用实践入手,综述了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调控的研究进展: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是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调控的理论基础,掌握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响应关系是关键;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开发利用是实现地下水位调控的三个主要途径,不同调控方法在作用环节、适用性及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不同的研究重点,目前形成了以水资源配置、水循环过程和生态过程为核心的三类调控模型;建议继续深化强人类活动影响下干旱区绿洲生态水文响应机理与演变规律研究,构建基于调控措施-循环转化-响应反馈的地下水生态水位调控体系.
Advances in Regulation Method and Model of Ecological Groundwater Level in Arid Oasis Regions

翟家齐、刘宽、赵勇、董义阳、王丽珍、姜珊

展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清华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 100084

干旱绿洲 地下水生态水位 调控机理 调控方法 生态水文模型

51979284WR0145B622017

2021

水文
水利部水文局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水文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42
ISSN:1000-0852
年,卷(期):2021.41(2)
  • 7
  • 2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