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类型表层岩溶泉水源划分及对降雨的响应

不同类型表层岩溶泉水源划分及对降雨的响应

扫码查看
表层岩溶泉的水文水化学特征是认识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的重要手段.基于泉域水文地质调查,2018年对广西环江木连小流域内降水和泉水流量及电导率进行监测,利用端元模型与电导率频率分布分析方法,解析表层岩溶泉径流来源及对降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受驱替作用排泄的水流分别占季节泉、常流泉总径流的32.3%和23%;(2)次降雨过程季节泉和常流泉径流均以驱替含水层中未联通的"旧水"为主,强降雨条件下存在的雨水稀释现象仅约占3.6%;(3)季节泉在次降雨过程中受多重水流补给且对降雨响应敏感,其中管道流和壤中流分别占23%、34.2%,以基质或岩溶裂隙释放的重力水流仅占10.5%,导致持续供水能力较差;(4)常流泉补给来源单一,次降雨过程中主要受到以基质或岩溶裂隙排泄的重力水补给(77%),具有较高的有效涵养地下水资源功能及供水可持续性能力.
The Water Source Divi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Epikarst Springs and Their Response to Rainfall

黄荣、王发、陈洪松、付智勇

展开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西 河池 547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表层岩溶泉 电导率 流量 降雨响应 补给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

41930866419710482018GXNSFGA281003

2022

水文
水利部水文局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水文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42
ISSN:1000-0852
年,卷(期):2022.42(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