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三角小流域水文观测试验与产汇流机制

长三角小流域水文观测试验与产汇流机制

扫码查看
变化环境下洪涝灾害呈加剧趋势,探讨暴雨洪水响应机理成为了地理、水文等学科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之一.本研究基于野外综合对比观测试验,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的土壤水响应特征及产汇流机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长时间序列土壤含水率季节性变化较小,其变化幅度总体表现为表层和汛期较大,而深层和非汛期较小.杨梅林纵剖面土壤含水率从上到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耕地和竹林趋势相反.从表层到深层,山坡地、城镇用地和荒地土壤含水率呈现反S型、W型和V型波动变化特征.试验流域洪水特征与总降雨量相关性较强,蓄满产流是该地区主要产流方式.城市化区域不透水面扩张,导致降雨下渗减少,径流系数增加,从而使得洪峰水位上升.
Hydrological Experiment and Rainfall-Runoff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Watershed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赵艳、王强、高斌、林芷欣、于志慧、许有鹏、傅维军

展开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局,浙江 宁波 315012

南京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变化环境 野外对比观测试验 水文响应 产汇流特征 长三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4210102020210102021M691529

2023

水文
水利部水文局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水文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42
ISSN:1000-0852
年,卷(期):2023.43(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