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欧文氏菌黏附及侵袭毒力因子分析

北京欧文氏菌黏附及侵袭毒力因子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对侧耳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北京欧文氏菌(Erwinia beijingensis)侵入刺芹侧耳的方式及相关黏附因子、侵袭因子进行分析,为刺芹侧耳细菌性软腐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观察病原菌侵染刺芹侧耳的超微结构,利用在线软件对毒力因子进行分析比对.[结果]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北京欧文氏菌侵染宿主具有黏附和侵入两种状态.通过同源比对发现该病原菌基因组上存在17个编码黏附素的基因和1个编码侵袭素的基因,对黏附素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大多数为菌毛蛋白,菌毛和病原菌运动密切相关,在病原菌侵入宿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阐明了北京欧文氏菌通过黏附、侵入两种方式侵染刺芹侧耳,明确了黏附素、侵袭素在侵染宿主中的作用,揭示了其致病过程,为该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Analysis of adhesion and invasion virulence factors of Erwinia beijingensis

Erwinia beijingensisPleurotus eryngiipathogen infectionadhesionvirulence factor

常晓宁、宋爽、高琪、赵爽、郭金英、荣成博

展开 >

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北京 100097

北京欧文氏菌 刺芹侧耳 病原体感染 黏附 毒力因子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6202008KJCX201915

2023

生物技术
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 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

CSTPCD
影响因子:0.611
ISSN:1004-311X
年,卷(期):2023.33(5)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