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只笼养猕猴群体等级结构及对笼舍区域利用情况

五只笼养猕猴群体等级结构及对笼舍区域利用情况

扫码查看
为了解动物园笼养猕猴的社会等级结构及其对笼舍不同区域利用率,从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5 min间隔),对都匀市西山公园的M1(成年雄猴)、F1(成年雌猴)、F2(青年雌猴)、F3(青年雌猴)和F4(幼年雌猴)5只笼养猕猴的攻击、屈服行为发生频次及其所处笼舍A(高空区)、B(休息区)、C(丰容区)、D(笼底区)和E区(前笼区)的次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猴群社会等级顺位从高到低是M1>F1>F2>F3>F4;在笼舍中猕猴对C区全年利用率最高,依次减少的是B、D、E和A区;不同性别猕猴对A、B和D区的利用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猕猴对A、B和D区的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季节猕猴对各区域的利用率无显著差异.研究说明猕猴等级结构与年龄、性别和亲缘关系有关,对笼舍各区域利用率与性别和年龄因素有关、与季节无关.

潘昌滨、木仁、岑露

展开 >

茅台学院资源环境系 贵州仁怀 56450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 贵州都匀 558000

笼养猕猴 优势指数 等级结构 区域利用率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基金重大专项(博士基金)

黔科合支撑[2017]2853QNSY2018BS011

2022

生物学通报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生物学通报

影响因子:0.281
ISSN:0006-3193
年,卷(期):2022.57(5)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