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常见鸟类对人为干扰的耐受距离研究

城市常见鸟类对人为干扰的耐受距离研究

扫码查看
城市化对野生动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研究城市常见鸟类对人为干扰的耐受距离有助于理解其适应城市化的行为策略。于2017年3月至5月在合肥市选取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3块样地,以城市常见鸟类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对人为干扰的4种耐受距离(警戒距离、惊飞距离、缓冲距离和安全距离)及环境因子。选择其中样本量较大的6种鸟类,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及皮尔森相关分析分别检验影响因子的效应及各种耐受距离间的相关性。鸟类的耐受距离具有种间差异性,山斑鸠、珠颈斑鸠、喜鹊、乌鸫、灰喜鹊和麻雀的耐受距离依次变小,同一鸟类的耐受距离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群体大小增加,鸟类的警戒距离、惊飞距离变大。距离隐蔽所越近,警戒距离、惊飞距离和安全距离越小,在地面或草地的个体比在树林或灌丛活动的个体安全距离小。受测各种鸟类的4种耐受距离之间存在普遍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常见鸟类可以通过对耐受距离的调整适应强烈的人为干扰。基于研究结果,对城市发展中常见鸟类的管理与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Tolerance distance of common birds to human disturbances in urban areas

鲍明霞、杨森、杨阳、周盛、李春林

展开 >

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 230601

安徽省生物物种信息中心,合肥 230601

城市鸟类 人为干扰 警戒距离 惊飞距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31770571KJ2013A023

2019

生物学杂志
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

生物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54
ISSN:2095-1736
年,卷(期):2019.36(1)
  • 17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