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内容不同概括方法

不同内容不同概括方法

扫码查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概括是小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也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更是小学生思维深刻的本质特征。没有概括,学生就无法进行知识迁移;没有概括,学生就无法用简略形式表现数学概念、规律和法则等。小学生的概括过程就是他们从大量数学材料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抽取它们的共同特征或本质属性的过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使用不同的方法。下面,我以苏教版教材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李艳

展开 >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 年龄特征 小学生 义务教育 抽象概括 感性认识 知识迁移 数学概念

2012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ISSN:1009-5608
年,卷(期):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