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涵、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涵、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

扫码查看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技术的移植和复制,也不是数字化学习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是要在厘清"技术与人"的关系基础上通过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教学要素和教学评价,深入探索大数据、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助力构建个性化、结构化和智能化的教学体系,同时也要注意到数字化赋能进程中存在技术辅助不足、数据壁垒尚未突破以及教师数字素养差异等问题,并从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搭建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三方面寻求路径优化,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数字化赋能下的创新发展,真正实现铸魂育人目标.

吕鹏、林晶

展开 >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数字化赋能 数字技术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中青年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

18JDSZK145

2024

思想教育研究
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 北京科技大学

思想教育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16
ISSN:1002-5707
年,卷(期):2024.(6)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