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传播力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传播力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目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应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引方向、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正面临着传播受众基础变化、多种社会思潮交织、泛娱乐化倾向、信息传播碎片化等现实挑战.为此,进一步提升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力,既要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上下实功,也要在构建话语传播体系上施实策.要坚持与时俱进,增强传播的引领性;精准定位分析,把握传播受众特性;融合构建体系,提升传播的吸引力;创新话语表达,让传播更接地气;依法强化监管,营造传播清朗空间.使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让更多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让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邬跃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传播力
实效性
基金: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
项目编号:
23LLDJC117
出版年:
2024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151
ISSN:
1009-2528
年,卷(期):
2024.
(2)
参考文献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