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论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扫码查看
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前亟须塑造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包括构建公有主体型的多种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种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种调节制度、自力主导型的对外开放制度.同时,要以"四主型"经济制度为核心指引,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体制机制改革上,包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财税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育育人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创新文化氛围;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造就高素质人才体系.通过完善"四主型"经济制度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造和革新,与此同时,也要为塑造新型生产关系建立一整套高效管用的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坚持党对塑造新型生产关系的领导;健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各要素生产活力;深化法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多措并举,才能充分激发新型生产关系的活力和潜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升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程恩富、罗玉辉

展开 >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展开 >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2024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1
ISSN:1009-2528
年,卷(期):2024.(8)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