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转型村庄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基于华北高村的人类学观察

转型村庄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基于华北高村的人类学观察

扫码查看
在华北一些村庄,由于生计方式和社区结构已经发生转型,促进社会整合的方式亟需改变与创新.华北高村原本软弱涣散,借助修订、实施村规民约和加强党组织建设,构建了一种基于象征符号的文化网络,从而实现了协商共建的村治格局.高村的符号文化网络以"三类标牌"为基础,以党员为引领,以村规民约作约束,建立党群"1+1+X"的组织网络,提升了村庄的聚合力和集体行动力.基于象征符号的治理模式作为一种柔性的治理策略,其特征在于将象征符号与村规民约巧妙结合、党支部书记敢于担当、尊重党员和村民的主体性、依赖政府的项目支持.由于这种模式依赖于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和卡理斯玛式的领导者,因此其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有待于进一步跟踪观察.

陈学金

展开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象征符号 文化网络 村规民约 村庄治理 转型村庄

2017年北京"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项目

2017000020044ZS07:2018B503

2020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CHSSCD
影响因子:0.103
ISSN:1003-1332
年,卷(期):2020.(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