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清末民国时期的鹤峰红茶及茶文化
清末民国时期的鹤峰红茶及茶文化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历史上鹤峰所产的容美茶是进贡朝廷的贡茗,清末随着国际红茶市场需求的扩大,林紫宸、卢次伦等客商进入鹤峰设立茶庄,生产创制红茶.民国七年之后,因时局动荡,茶园荒芜,而茶园管理粗放,红茶产量逐渐减少,当时政府采取修订茶厘税金,创办合作社等方式试图恢复茶叶生产,改善民生,但受到国内外时局的影响,功效甚微,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鹤峰的红茶生产几近停滞,但一些茶文化却始终留存.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赵桅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海淀 100081
关键词:
清末民国
鹤峰
红茶
茶文化
基金:
国家民委经济司委托项目
项目编号:
2016QT23
出版年:
2020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CHSSCD
影响因子:
0.103
ISSN:
1003-1332
年,卷(期):
2020.
(6)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