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失眠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失眠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分析、挖掘治疗失眠相关组方的用药规律,探讨失眠与食积、痰湿等致病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建库至2019年)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内服方剂治疗失眠的文献,共收集医案114则(方剂118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及方剂演变特点,获得"胃不和则卧不安"与失眠的关系.结果 所收集医案中频次前5位的证候,分别是痰热内扰、食滞胃脘、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脾胃虚弱;频次前6位的症状,分别是心烦、头晕、多梦、倦怠乏力、腹胀、口苦;频次前5位的治则治法分别是和胃、化痰、清热、健脾、消食.118首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位中药依次为半夏、甘草、茯苓、陈皮、枳实;118首方剂中使用中药以温性、寒性药物使用频次最多,以甘味、苦味、辛味药物居多,药物使用归脾、胃、肺经药物为主;所收集方剂中药组出现频率前3的组合:半夏—陈皮,半夏—甘草,半夏—茯苓;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7组.结论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治疗失眠,多应围绕痰热内扰、食滞胃脘、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脾胃虚弱等证候展开辨证,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可为临床治疗因胃气失和引起失眠提供了辨证与用药指导.

呼兴华、赵奕淇、刘厚利、赵凌宵、李玲

展开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3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0042

胃不和则卧不安 病机 痰热 不寐 数据挖掘

陕西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2019016

2022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0.479
ISSN:2096-1340
年,卷(期):2022.45(1)
  • 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