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山茱萸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山茱萸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山茱萸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多个数据库挖掘山茱萸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 和OMIM 数据库查询与肝损伤相关靶点.通过venny 获取山茱萸抗肝损伤的潜在靶点,通过R 进行GO 与KEGG 分析,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活性成分成分-相关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采用DiscoverStudio 2016 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 共查询到235 个山茱萸候选成分,筛选了32 种有效成分且与肝损伤相关靶标有PIK3R1、MAPK1、TP53、HSP90AA1等333 个,GO 与KEGG 分析得到其机制与response to molecule of bacterial origin、vascular process in circulatory sys-tem、response to lipopolysaccharide 等生物过程和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等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茱萸活性成分与潜在的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该研究从靶点、通路、分子对接多方面验证了山茱萸抗肝损伤有着抗炎、抗氧化等潜在功效,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姜海慧、张化为、姜祎、宋小妹、黄文丽、许洪波、邓翀

展开 >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咸阳712046

山茱萸 肝损伤 网络药理 作用机制 分子对接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

18JS0282019-YL12

2022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0.479
ISSN:2096-1340
年,卷(期):2022.45(4)
  • 4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