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的困境与突破

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的困境与突破

扫码查看
高校思政课形象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内生于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科学化,显现于社会公众与高校思政课的互动之中.由于人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囿于"科学的规定判断"之迷思,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特性易引起课程形象的"马赫带"效应,加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存问题消解了公众的评判理性,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仍然任重道远.因此,要处理好政治实践与高校思政课的关系、主流价值观教育和自主生成的关系、课程建设内生动力和外驱动力的关系,增强社会公众对高校思政课的认知认同.

高静毅

展开 >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高校 思政课形象 困境 突破

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22JDSZKZ07

202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哈尔滨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8
ISSN:1672-9749
年,卷(期):2024.40(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