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合并慢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伴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合并慢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伴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

扫码查看
目的 探究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合并慢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伴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兵器工业总医院诊治的12例合并慢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伴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资料,男4例,女8例;年龄47~56岁,平均(52。10±3。10)岁,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在矫正内翻畸形的同时降低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后1、6、12、24个月行门诊随访,复查患侧下肢全长及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术前及术后评估胫骨近端内侧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及髋-膝-踝角。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Lachman试验、胫骨前移评估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50±5。60)个月。无关节及伤口感染、关节活动受限、截骨端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前胫骨前移(9。61±3。62)mm,术后1个月(4。60±3。23)mm;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为(83。42±1。56)°,术后1个月为(93。28±2。39)°;术前胫骨平台后倾角为(14。71±2。95)°,术后1个月为(5。46±1。47)°;术前髋-膝-踝角为(7。22±2。71)°,术后1个月为(-2。58±2。10)°。四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89。49±4。95)分,较术前(64。21±5。65)分明显提高(P<0。05),Lachman试验分度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合并慢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伴胫骨后倾角增大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在矫正内翻畸形的同时减少胫骨前移,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李阳、吴勐、杨亚龙、张永强、刘俊良、王博、米守湖、申勇、刘瑾彤、张朝

展开 >

兵器工业总医院关节外科,陕西西安 710065

胫骨高位截骨术 前交叉韧带 胫骨前移 膝内翻 骨关节炎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科技开发项目

KY202216

2024

实用骨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实用骨科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239
ISSN:1008-5572
年,卷(期):2024.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