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黑木耳对抗生素的吸收富集规律初探

黑木耳对抗生素的吸收富集规律初探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黑木耳对栽培基质中抗生素污染物的吸收富集规律.方法:采用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抗生素的栽培基质栽培黑木耳,测定栽培基质、黑木耳子实体中抗生素的含量.结果:栽培基质添加较低质量浓度的四环素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其在装袋后、灭菌后和摆袋后降解率较高,随着抗生素质量浓度上升,降解率逐渐下降.拌料后、装袋后、灭菌后栽培基质中各抗生素的质量浓度差异显著,灭菌后和摆袋后栽培基质中各抗生素的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同一采收期内,黑木耳抗生素的生物富集系数,基质添加低质量浓度抗生素的高于添加高质量浓度,且生物富集系数随着栽培基质中抗生素的质量浓度上升而降低.在相同质量浓度抗生素处理组间,不同时期采收的黑木耳抗生素的生物富集系数整体呈现出第1潮黑木耳抗生素生物富集系数较小,随后采收的黑木耳抗生素生物富集系数逐渐上升,然后趋于平缓或降低的趋势.第3潮黑木耳大部分抗生素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对栽培基质及黑木耳中抗生素含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四环素类、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收富集方程,计算结果表明他们的临界阈值分别为2.50 mg/kg、2.80 mg/kg、1.39 mg/kg.研究结果为黑木耳抗生素污染物的继续深入研究和抗生素污染物控制奠定基础.

徐盼、曹秀荣、董照锋

展开 >

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陕西商洛 726000

黑木耳 栽培基质 抗生素 污染物 富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9YFC1606701

2024

食用菌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

影响因子:0.417
ISSN:1000-8357
年,卷(期):2024.46(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