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用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用菌
食用菌

双月刊

1000-8357

xx7@saas.sh.cn

021-62203043 52235459

201403

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

食用菌/Journal Edible Fung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食品行业刊物。报道大型食(药)用菌科研的新成果,广泛交流食用菌的生产经验,大力宣传和普及食用菌的生产经验,大力宣传和普及食用菌科学技术知识,为我国开发食用菌资源,促进食用菌事业的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木耳粉加工及其在食药用领域应用研究

    卿朕罗先群马晟王翠坚...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耳干品、鲜品属于低附加值产品,研究木耳粉的加工、检测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木耳产品附加值。分析整理近些年来木耳粉相关研究,归纳木耳粉的加工检测技术及其在食药用领域的应用,为木耳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木耳粉加工检测食药用领域应用

    茯苓菜谱(一)

    周玲
    4页

    山西省香蘑属Lepista物种资源研究

    张程张红刚张泽乾刘虹...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山西省香蘑属(Lepista)物种的种类及分布,采用形态学和DNA分子序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认在山西省香蘑属至少存在6个物种,分别为紫丁香蘑(Lepista nuda)、黄白香蘑(L。flaccida)、肉色香蘑(L。irina)、白香蘑(L。panaeolus)、花脸香蘑(L。sordida)和山西香蘑(Lepista shanxiensis)。DNA分子分析显示山西香蘑可能是1个新物种,而白香蘑和黄白香蘑为山西省首次记录物种。肉色香蘑、白香蘑、花脸香蘑和山西香蘑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中北部地区云杉、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内,是构成当地商业蘑菇(银盘和台蘑)的常见物种;紫丁香蘑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北部地区云杉林内,南部地区则生长在阔叶林或油松-栎树混交林内。

    食用菌野生资源担子菌山西省

    黑木耳菌丝胞外酶活性与生长速度相关性初探

    李宝至张聪高智涛范冬茹...
    10-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胞外酶活性与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的相关性,以构建黑木耳菌株高质量快速评价新方法。方法:检测15株黑木耳菌株的3个主要胞外酶活性,测定菌丝生长速度,探究其内在关系。结果:供试黑木耳菌株的菌丝胞外酶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活性高,其菌丝生长速度快,反之酶活性弱,其菌丝生长速度就慢,存在正相关性。结论:可通过测定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活性强弱来判断菌丝生长速度快慢。

    黑木耳胞外酶菌丝生长速度

    不同黑木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沈琦高智涛范冬茹高云虹...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15个黑木耳菌株的遗传差异,创建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UPGMA聚类分析法。结果:在28条ISSR引物中选择19条核心ISSR引物对15个黑木耳菌株资源进行扩增,结果产生91个条带,其中包括87个表现出多态性的条带,多态条带比达95。60%。UPGMA聚类分析显示,这15个黑木耳菌株的遗传相似度为0。51~0。98,平均相似度为0。65。基于遗传距离,这15个菌株被分为4个分组:第1组8个,第2组5个,916黑木耳菌株独立成第3组,野生2黑木耳菌株独立成第4组。结论:研究成果成功为黑木耳种质资源的归类和辨识提供了重要参考,建立了一套有效的DNA指纹图谱。

    黑木耳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指纹图谱

    1株野生肺形侧耳菌丝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郭显会李膳利王杰余彬情...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公山1株野生侧耳菌株为研究对象,组织分离培养并鉴定该菌株,初步研究菌丝生物学特性并驯化栽培。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肺形侧耳,其菌丝生长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pH为 5。0~6。0,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驯化栽培生物学效率为72。80%,野生子实体与驯化栽培子实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

    肺形侧耳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

    8个大球盖菇菌株栽培比较试验

    梁卫驱喻孟君陈彦莫坚强...
    22-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适宜东莞市栽培的优良大球盖菇菌株,试验观察比较8个大球盖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抗逆能力、菌丝满袋用时、子实体经济性状、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菌株2-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满袋最早,且菌丝洁白浓密,产量、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为 13。95 kg/m2、69。75%,菇形指数最好,为0。71;其次是菌株B3,产量、生物转化率较高,分别为13。39 kg/m2、66。95%。这两个菌株均具有较高栽培潜力,可在东莞市推广应用。

    大球盖菇菌株品比试验东莞

    高分子材料替代部分泥炭土制备双孢蘑菇覆土初探

    钱武兵王倩蔡斌强仇阳阳...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宝宝和多孔凝胶聚氨酯海绵两种高分子材料,分别以20%、30%、40%的占比替代泥炭土制备双孢蘑菇覆土。结果表明:使用高分子材料替代部分泥炭土覆土栽培双孢蘑菇的转潮时间略有延长,出菇更集中,但对双孢蘑菇产量没有显著影响;采用水宝宝替代部分泥炭土覆土成本较低,同时,水宝宝占比40%更具性价比。

    双孢蘑菇高分子材料覆土水宝宝多孔凝胶聚氨酯海绵

    河南省部分地区香菇市场行情(2024-10-22)

    周建方
    28页

    树舌灵芝栽培料配方比较试验

    徐恒董爱荣申东辰刘思远...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玉米秸秆、玉米芯与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考察不同配比下树舌灵芝子实体直径大小、产量、生物转化率,以期为树舌灵芝筛选出适宜的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配方 2 的树舌灵芝子实体平均直径为5。84 cm,平均每袋产量为 15。9 g,相比对照平均直径增加了 1。67 cm,产量提高 8。38%,配方6平均生物转化率最高,为 5。06%。

    树舌灵芝培养材料玉米秸秆玉米芯配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