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表型性状的西伯利亚杏核心种质构建

基于表型性状的西伯利亚杏核心种质构建

扫码查看
以201份西伯利亚杏种质为试材,根据枝、叶、果实、果核和果仁的45个表型性状,研究西伯利亚杏核心种质的最佳构建策略,筛选出核心种质.基于逐步聚类法,在25%取样比例下,通过3种取样方法,结合2种遗传距离和6种聚类方法筛选出36份核心种质,以筛选出的最佳构建策略进一步比较7种总体取样比例(15%、20%、25%、30%、35%、40%、45%)的构建效果以确定最适宜的总体取样比例.根据最佳构建策略和最适宜总体取样比例进行分组取样,比较分组取样与不分组整体取样的优劣.结果表明:在西伯利亚杏核心种质构建中,3种取样方法中优先取样法最优;2种遗传距离中欧式距离优于马氏距离;6种聚类方法比较表明,最长距离法优于UPGMA、WPGMA、可变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最短距离法;20%是最适宜的总体取样比例;评价参数表明分组取样效果不如整体取样,不予采纳;核心种质样品分布图与原种质具有相似的分布结构,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优先取样法+欧式距离+最长距离法+20%取样比例"进行整体取样是西伯利亚杏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经过优化补充后共44份,为西伯利亚杏良种选育及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Construction A Core Collection of Armeniaca sibirica Based on Phenotypic Traits

孙永强、陈建华、张剑、董胜君、刘权钢、刘青柏

展开 >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沈阳110161

西伯利亚杏 核心种质 取样方法 遗传距离 聚类方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辽宁山杏种质资源保存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运行补助项目

SQ2019YFD1000712020132519

2022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67
ISSN:1000-1700
年,卷(期):2022.53(1)
  • 3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