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

李天来

双月刊

1000-1700

syndxb@126.com

024-88487082;024-88487083

110161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and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生物学、林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专论、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实验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北地区旱直播粳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梁超卢子庆李佳沅王誉瑶...
    641-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评价旱直播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多样性,为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79份粳稻种质为材料,对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淀粉糊化特征参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相关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以及聚类分析对水稻品种进行综合品质评价和基因型差异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旱直播水稻种质资源在多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变异,所测定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63%~62.69%,其中,垩白度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分析发现各项品质指标间、品质指标与淀粉糊化特征参数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8.272%、17.063%、12.188%和8.297%,累积贡献率达75.819%.根据各主成分特征向量和各性状指标的因子载荷,计算出综合品质评价D值,并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高品质型、中等品质型和低品质型3类,据此筛选出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最高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作为直播稻品质鉴定的关键指标.各项品质指标与综合评价D值的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所筛选指标的代表性.综上,用综合评价D值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价旱直播粳稻的综合品质.

    水稻旱直播种质资源品质综合评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水稻种植过程碳中和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包红旭高玉瑧董先博刘昊...
    651-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水稻种植过程中碳收支变化趋势,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收集辽宁省2012-2021年数据,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研究辽宁省水稻种植过程碳中和情况.结果表明:种植过程中水稻CH4排放在碳排放组成中占比最大,2012年达最大值5.69 Mt CO2-eq,占比为53.26%.辽宁省水稻种植过程单位面积碳排放的年变化曲线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状,单位产量碳排放、单位面积碳损失和单位产量碳损失虽有波浪状起伏,整体上随年份呈现减少趋势.辽宁省水稻种植碳中和水平推进过程具有较好的渐进性,2012-2021年碳损失随年份的推进整体逐渐减少,有较好的趋势实现水稻种植过程的绿色低碳.今后应当运用固碳和节能的低碳减排技术,推广先进的绿色低碳高产种植方式,助力农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进程.

    生命周期评价水稻碳排放碳收支

    低磷胁迫下大豆苗期根系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孙畅刘美玲刘子君杨光...
    663-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是喜磷作物,缺磷会导致大豆减产甚至无法正常生长.大豆根系性状是鉴定大豆耐低磷性的重要指标,因此,挖掘调控大豆低磷胁迫功能的相关基因对提高大豆低磷耐受性和大豆育种尤为关键.利用206份大豆种质资源,在低磷和常磷处理下对大豆根系形态性状进行表型鉴定,以低磷处理下根重、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和相对根重、相对总根长、相对根总表面积、相对根总体积作为耐低磷性状鉴定指标,基于93 436个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结果表明:不同大豆种质的耐低磷性差异明显,低磷处理下的根重、总根长、根总体积和根总表面积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4~0.75 g、700.95~4 300.12 cm、0.96~8.56 cm3和91.54~614.58 cm2,相对根重、相对总根长、相对根总体积和相对根总表面积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4~2.07,0.49~1.78,0.52~1.96,0.4~1.67.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49个与大豆耐低磷性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其中与低磷处理下根重、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相关的SNP位点共有10个,与相对根重、相对根长、相对根总表面积和相对根总体积相关的SNP位点共有39个.通过单倍型分析与LD block分析得到候选基因2个,分别是在根中特异性表达为编码磷酸泛乙炔基转移酶相关的基因和α-葡聚糖磷酸化酶.qRT-PCR结果显示,低磷处理后GmYB1和GmYB3的表达量在耐低磷品种中显著高于低磷敏感品种.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大豆耐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及基因资源.

    大豆低磷胁迫根系性状SNPGWAS候选基因

    高产EPS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在渣土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贺湘睿裴向军李强陆建国...
    677-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高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菌株的渣土改良性能,为解决客土资源缺乏的弃渣改良问题提供新的修复措施及菌种资源.从渣土中原位分离筛选出3株高产EPS土壤细菌,并将3株菌株作为供试复合菌剂,以渣土配比、颗粒级配、菌剂浓度和菌剂用量为正交试验因素进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盆栽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种植基质配比,遴选出土壤资源合理化利用的的最优修复基质配比.结果表明:3株菌株分别为耐寒短杆菌(Peribacillus frig-oritoleran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渣土改良基质的最优配比为营养土∶渣土=7∶3,渣土颗粒级配5 mm,菌剂浓度0.6(OD600),菌剂用量150 mL·kg-1.施用高产EPS菌剂是实现干旱区渣土改良的有效措施,但其应用效率受土壤质地及结构特征的影响.高产EPS菌剂可有效改善渣土结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并帮助植物抵御干旱胁迫影响,在弃渣土改良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胞外多糖细菌土壤改良弃渣场生态修复

    miR319b-JmGAMYB模块在胡桃楸花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张丽杰李京泽段兴江高悦...
    68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桃楸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木本果材兼用的经济树种,其雌雄同株异型异熟的生殖特性有效避免了自交,但这种雌雄异型异熟的花发育调控机制尚未清楚.miR319家族已经在多个物种中被鉴定为调节花芽分化的关键miRNA家族之一.前期试验已筛选出Jm-miR319b是调控胡桃楸花发育过程中的关键miRNA,而GAMYB基因被预测为Jm-miR319b的靶基因.为探索miR319-GAMYB模块对胡桃楸花发育的调控机制,通过胡桃楸花芽转录组数据中GAMYB的CDS序列,利用RLM 5'RACE技术验证Jm-miR319b与JmGAMYB基因的靶向关系;通过PCR克隆出JmGA-MYB基因的CDS序列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对靶基因GAMYB在胡桃楸不同器官和不同生殖类型的雌雄花芽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JmGAMYB基因ORF全长1 503 bp,编码500个氨基酸,花发育相关基因miR319b直接靶向JmGAMYB,其表达趋势相反,切割位点在miR319b成熟体第10~11碱基;qRT-PCR定量分析表明:JmGAMYB基因在胡桃楸茎、叶、雌蕊、雄花序及果实中均有表达,且在雄花序中表达量最高.JmGAMYB基因在生理分化期的雌先型和雄先型的雌、雄花芽表达量呈显著差异;而在形态分化期的雄花序交替散粉时,JmGAMYB基因表达量也交替出现高峰.因此,推测miR319-JmGAMYB参与调控了胡桃楸花发育的全过程,并且在花芽分化早期就已经开始起调控作用,在雄花序散粉时相对表达量最高,散粉后表达量开始降低.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胡桃楸花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胡桃楸miR319b-JmGAMYB花发育表达分析

    外源6-BA对黄花菜贮藏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殷丽丽张美玲韩曼丽
    699-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6-BA对黄花菜贮藏和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大同黄花菜为试验材料,喷施不同浓度6-BA(5,10,15 mg·L-1)后进行贮藏,定期取样检测贮藏期内黄花菜的好花率、失重率、叶绿素含量和呼吸强度,筛选出黄花菜贮藏的最佳6-BA浓度,并定期检测该浓度6-BA处理对黄花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H2O2及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6-BA影响黄花菜生理代谢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处理可降低黄花菜的呼吸强度和失重率,保持较高的好花率,并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且10 mg·L-1 6-BA处理对黄花菜的保鲜效果更佳;与对照相比,外施10 mg·L-16-BA可降低黄花菜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H2O2含量,提高SOD和POD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黄花菜在衰老过程中,H2O2的积累诱发丙二醛的产生,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即相对电导率增加,而抗氧化酶SOD和POD有效地抑制H2O2含量的增加,减少H2O2对黄花菜的伤害;6-BA处理后抗氧化酶SOD和POD的活性增加,减少H2O2的积累,从而降低了黄花菜在贮藏期间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因此,10 mg·L-1 6-BA可延缓采后黄花菜的衰老,达到一定的贮藏保鲜效果,试验结果可为黄花菜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保鲜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黄花菜6-BA贮藏保鲜生理代谢

    三江源区大武滩高寒草甸不同生境光稃茅香表型性状变异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吕亮雨蔡宗程刘青青保善存...
    706-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研究区生态系统多样,包括高寒草甸、湖泊和湿地等,是研究物种多样性的热点区域.植物的表型性状表达受遗传特征和外部环境条件共同影响,其表型性状可反映物种对环境的适应策略.通过大样本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大武滩高寒草甸的五种生境(阳坡湿生生境A1、阴坡湿生生境A2、中生生境A3、阴坡旱生生境A4和阳坡旱生生境A5)中的光稃茅香进行分株和叶表型性状的比较研究,并分析不同生境下光稃茅香表型性状的分异规律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光稃茅香的分株性状和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在2%~13%和1%~21%之间.其中,在阳坡旱生生境中光稃茅香的分株性状和叶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而在湿生生境中变异系数较小.光稃茅香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因生境不同存在一定变化,阳坡湿生生境中叶宽与生殖枝长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0.970),阴坡湿生生境中叶片数与叶厚(-0.973)、叶长与冠幅(-0.959)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阴坡旱生生境中叶长与生殖枝鲜质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0.980).光稃茅香的原位土壤因子在不同生境下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光稃茅香表型性状的变异是含水量、pH值、有机质、电导率、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等土壤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电导率是负向驱动因子,其余各土壤因子均为正向驱动因子.因此,光稃茅香通过自我调节表型性状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在局域尺度上,不同生境的土壤因子是导致光稃茅香表型性状产生分异的主要因素.

    三江源区大武滩高寒草甸不同生境光稃茅香表型性状土壤因子

    环总科线虫1种中国新纪录种的描述

    赵迪赵畅田成丽范海燕...
    719-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总科线虫是一类具有环型食道、根外寄生(少数为半内寄生)植物寄生性线虫,其寄主范围广,主要生活在农作物与木本植物根系周围.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女贞根围土壤中分离获得1种环总科线虫种群,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环总科线虫为腓尼基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phoenicis).雌虫体长501.2(439.2~519.6)μm,环形食道,有两个唇环,口针基球呈锚形,长为82.3(79.8~85.2)μm,受精囊呈椭圆形且充满圆形的精子细胞,尾长29.8(28.4~32.7)μm,幼虫和雌虫形态相似,雄虫未见.利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对该线虫18S rDNA基因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表明该线虫种群和H.phoenicis(MN660076)环总科半轮属线虫群体聚类在最高置信度(100%)的分支上.H.phoenicis是我国迄今首次报道的新纪录种,枣椰树是其首选寄主植物,女贞也是其寄主,拓宽了H.phoen-icis的寄主范围.

    环总科线虫腓尼基半轮线虫形态鉴定分子鉴定中国

    不同时间和剂量AFB1暴露对小鼠的双向免疫毒性作用

    孙雨航赵文硕李卓儒龙淼...
    727-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呈现双向免疫毒性作用的时间和剂量,通过剂量梯度试验和时间梯度试验,考察不同剂量、时间的AFB1暴露对小鼠体重、各脏器指数、剖检变化和病理特征的影响,明确AFB1暴露对小鼠的双向免疫毒性作用.剂量梯度试验选取雄性昆明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每天灌服0,10,20,40,80,160 μg·kg-1 AFB1(按体重计),试验持续21 d;时间梯度试验采用固定剂量的AFB1每日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分别持续0,7,14,21,28,35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 μg·kg-1)相比,在较高浓度(80,160 μg·kg-1)和较长时间(21 d)的AFB1作用下,小鼠的体重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相反,IL-10在较高浓度(80,160 μg·kg-1)和较长时间(21 d)AFB1作用下则表现显著升高趋势,脾脏和胸腺的损伤程度也表现相似的结果.综上可知,低浓度或短时间AFB1暴露可能诱发炎症,而高浓度或长时间AFB1暴露可能导致免疫抑制,证实了不同时间和剂量AFB1暴露可以诱导双向免疫毒性作用,研究结果将为AFB1污染的防控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黄曲霉毒素B1免疫刺激免疫抑制小鼠双向免疫毒性作用

    地衣芽孢杆菌在肉兔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李方方王卓琳赵禹轩潘泰典...
    736-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饲粮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水平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道酶活性和十二指肠组织形态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用(35±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伊拉肉兔1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肉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70,140,210 g·t-1地衣芽孢杆菌.预试期7d,正试期35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10 g·t-1处理显著提高肉兔末重(p<0.05),140 g·t-1和210 g·t-1处理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70 g·t-1处理、140 g·t-1处理相比,210 g·t-1处理显著提高肉兔平均日增重(p<0.05);210 g·t-1处理肉兔的死亡率最低.与对照组相比,210 g·t-1处理显著提高肉兔对饲粮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与对照组和70 g·t-1处理相比,210 g·t-1处理显著降低肉兔血糖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140 g·t-1和210 g·t-1处理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浓度(p<0.05),210 g·t-1处理显著提高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浓度(p<0.05).与对照组和70 g·t-1处理相比,140 g·t-1和210 g·t-1处理显著提高肉兔空肠脂肪酶活性(p<0.05),210 g·t-1处理显著提高回肠淀粉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70 g·t-1处理、140 g·t-1处理相比,210 g·t-1处理显著提高回肠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210 g·t-1处理显著增加肉兔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并提高绒隐比(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以提高肉兔末重、饲料转化率等生长性能,改善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和消化道酶活性,促进肠道发育.在本试验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适宜添加水平为210 g·t-1.

    肉兔地衣芽孢杆菌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