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防疫一号方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防疫一号方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防疫一号方对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TCMSP)平台检索防疫一号方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数据库获取病毒性肺炎疾病靶点;筛选出两者的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3.9.0 软件建立中药-活性成分-靶点蛋白网络,结合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互作关系图,筛选防疫一号方的核心靶点与成分;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PyMol、AutoDock-Vina软件将关键靶点与关键成分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防疫一号方包括白细胞介素(IL)-6、IL-1茁、肿瘤蛋白P53(TP53)、REL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1)等 20 个核心靶点,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 16 个核心成分.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共147 条信号通路参与病毒性肺炎调节,包括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通路、IL-17 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说明防疫一号方关键成分与病毒性肺炎关键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活性.结论 防疫一号方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抗病毒性肺炎作用.

赵芳丽、朱立红、周晓霞、陈俊怡、陆焕俊、张茂风

展开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 苏州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 215009

病毒性肺炎 防疫一号方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点 分子对接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BK20190246SKYXD2022043SKYXD2022072

2024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影响因子:0.522
ISSN:1671-4040
年,卷(期):2024.24(17)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