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探究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4 月至2024 年 3 月在医院救治的 80 例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心肺复苏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40 例实施常规心肺复苏,观察组 40 例实施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治疗转归情况[心脏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28 d存活率]和存活患者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急救时间)、复苏时和复苏 12 h后的心肺功能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脑氧饱和度(rSO2)]、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结果 观察组ROSC率、28 d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共 34 例,对照组存活患者共 25 例;观察组存活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急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复苏 12 h后,两组HR较复苏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PaO2、SpO2、rSO2 较复苏时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 12 h后,两组cTnⅠ、LDH、CK-MB较复苏时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提高心搏骤停患者ROSC率和 28 d存活率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显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标和心肌损伤指标.

刘宝齐、刘纪敏

展开 >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郑州 450003

心搏骤停 插入式腹部提压 心肺复苏 存活率

2024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影响因子:0.522
ISSN:1671-4040
年,卷(期):2024.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