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北地区生态干旱脆弱性评估

西北地区生态干旱脆弱性评估

扫码查看
为了解西北地区生态干旱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趋势,从暴露度、敏感性以及影响力三方面提出了生态干旱脆弱性的概念及定量表征方法,利用熵权法构建生态干旱脆弱性指数,采用莫兰指数评估脆弱性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和脆弱性局部空间聚集情况,分析了西北地区1985-2014年的生态干旱脆弱性区域分布、脆弱性程度及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生态干旱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青海南部、青海湖附近、甘肃中部、陕北以及陕西中部等地区,其余地区均处于中等及以下脆弱性等级;生态干旱脆弱性指数局部空间分布相对聚集,呈现出"大聚集、小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干旱脆弱性在研究时段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伊犁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河西走廊地区脆弱性改善效果明显,但青海南部、陕北等局部地区脆弱性仍有升高趋势,未来需要加强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drought in Northwest China

刘轩、粟晓玲、刘雨翰、梁晓萱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生态干旱 脆弱性评估 熵权法 莫兰指数 西北地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2079111

2023

水资源保护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

水资源保护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0.827
ISSN:1004-6933
年,卷(期):2023.39(3)
  • 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