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资源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资源保护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
水资源保护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

黄振平

双月刊

1004-6933

bh@hhu.edu.cn

025-83786642

210098

南京西康路1号

水资源保护/Journal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宣传贯彻国家的水资源保护方针政策,反映国内外水资源保护的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我国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保护工作为宗旨。它是一份以技术性为主兼顾学术性和管理性的技术性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主要任务是探讨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技术政策、科学技术及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反映国内外在水资源保护领域中的新颖实用技术和科技信息;推广全国各地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的成果和经验;报导有关国内外学术会议、技术交流等消息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二维脱钩分析

    左其亭刘佳政蒋国栋马军霞...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1-2020年12种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二维脱钩模型探究了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先增后减,在2010年达到峰值10。4亿t,随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下降至8。5亿t;我国多数省份逐步实现了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2011年之后,大部分省份表现为高经济水平-强脱钩状态,但仍有部分省份出现向高经济水平-弱脱钩状态的转变,暴露出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各省份在不同阶段的二维脱钩状态具有显著差异,应根据地区自身条件制定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水资源行为碳排放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二维脱钩模型中国

    基于GAMS的水库群调度及风险补偿研究

    李继清黄可陈思雨吴亮...
    10-1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平衡流域水库群成员的风险与收益,调动水库参与联合调度的积极性,保障水库群稳定运行,基于GAMS软件建立了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模型,进而确定补偿效益。采用熵权法基于水库特征参数确定水库重要程度,结合聚合降维思路改进了合作博弈理论的Shapley值法,建立了风险指标体系评价水库兴利调度风险,提出了基于调度风险修正效益分摊方案的水库群风险补偿方法,进而实现不同运行调度方案、不同发电破坏情形下水库群风险效益平衡。长江上游6条干支流上12座控制性水库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风险补偿方法不仅考虑了水库个体特征和调度效益贡献,还兼顾了水库调度风险,可实现水库群补偿效益的合理化分摊。

    水库群调度GAMS软件补偿效益分摊风险补偿发电破坏

    考虑弃水风险的梯级水库中长期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方国华王海政吴承君黄显峰...
    20-2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水电站弃水风险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基于水量平衡原理,通过识别弃水风险因素,提出了耦合径流和负荷双重不确定性的梯级水库弃水风险量化方法;引入临界弃水概率的概念,提出了基于预警空报率和漏报率联合最小的梯级水库临界弃水概率确定方法以及基于临界弃水概率的梯级水库供水期末库水位消落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考虑弃水风险的梯级水库中长期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以乌江梯级水库群为对象开展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乌江梯级水库群弃水概率与弃水流量间存在显著的单调递增关系;耦合调度期和余留期的两阶段方案发电效益较常规优化调度方案增加了约0。51%,生态效益提高了约1。06倍。

    弃水风险梯级水库临界弃水概率发电调度生态调度多目标优化乌江梯级水库群

    粤港澳大湾区极端降雨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探究

    王垚史海匀
    28-3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79-2018年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和多种大气环流模式指数,采用改进的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皮尔逊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了粤港澳大湾区极端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模式的关系。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极端降雨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以中北部地区上升趋势较为显著,且主要集中在6月;与大湾区极端降雨相关性最强的大气环流模式是东亚季风,其次是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东亚季风对大湾区不同极端降雨指数有稳定的8~16月周期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其与东亚季风存在一定的耦合作用。

    极端降雨大气环流模式小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滨海自然与人工湿地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赵铜铁钢吴迪熠杨振华陈文龙...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了 1987-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滨海湿地分布数据,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主成分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其演变规律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滨海自然与人工湿地呈现不同变化特征,自然湿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呈周期性先增加后减少;滨海湿地面积与单位面积GDP之间的EKC在广州、珠海、中山、江门表现为"快速上升—快速下降"的二次倒U形曲线,在深圳为三次倒N形曲线,在惠州、东莞以下降趋势为主;人口、第一产业产值等经济社会因素是粤港澳大湾区滨海湿地的主要驱动因素,气候因素通过交互作用驱动湿地变化,不同驱动因素的敏感度体现了城市经济结构特征。

    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社会驱动因素粤港澳大湾区

    贸易视角下广东省水-能源粮食流通与资源间压力互馈研究

    洪思扬程涛王佳友杨震宇...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法,核算了广东省各部门水资源-能源-粮食要素的资源强度,对贸易视角下水资源、能源、粮食3类资源的压力互馈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广东省区域经济系统各部门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强度逐年下降,利用效率逐步提升,水、粮食强度值较高的部门集中于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业等资源密集型部门,能源强度值则以矿业、电力及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较高;各部门吸纳了大量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净流入广东省经济系统,且主要由制造业进入,城镇居民消费和省外调出是水资源-能源-粮食的主要最终消费途径;广东省本地资源使用压力因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贸易流通而得到显著改善,能源贸易缓解了本地84。33%的能源使用压力,粮食贸易缓解了本地40。13%的粮食使用压力,粮食贸易对水资源压力的缓解作用达能源贸易的5倍。

    水-能源-粮食资源强度资源流通资源压力广东省

    长三角城市群洪涝韧性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陈军飞张玉琦嵇娟阎晓东...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快长三角城市群韧性城市建设,助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利用2015-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马尔科夫链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洪涝韧性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洪涝韧性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由2015年的0。393提升到2021年的0。441,但中低韧性城市比例较高;区域洪涝韧性发展不均衡,呈现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多中心态势,存在极化现象;城市洪涝韧性呈低韧性向高韧性转移的态势,高韧性城市维持自身状态概率较高且对周边城市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市洪涝韧性的空间异质性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具有双因子增强效应。

    城市洪涝韧性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影响因素长三角城市群

    面向计算时效的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涝管网降维模拟技术

    袁寄望陈文龙赵铜铁钢张大伟...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涝数值模拟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突出矛盾,基于短历时强降水特点、快速产汇流特性以及精细化模拟的局限性和实际需求等现状,从整个流域系统出发,根据水量平衡和管道过流能力等效原理,对管网进行降维概化处理,给出了等效管道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广州市猎德涌流域为例,采用实测内涝淹没水深、位置和检查井、河道的水位过程评估模型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管网降维概化的耦合模型模拟的猎德涌流域河道、检查井的水位动态变化过程的纳什效率系数均大于0。7,提出的管网降维概化方法合理;地表淹没水深的相对误差为8。93%,绝对误差为0。05m,模拟速度较基于管网现状耦合模型提高了 57%;基于管网降维概化的耦合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洪涝演进过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涝等效过流能力管网降维模型猎德涌流域

    基于非对称乘积Copula函数的城市雨洪遭遇风险分析

    李晓英姜紫萍樊红霞袁瑶...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沿江城市暴雨与外江洪水诱发的内涝问题,对城市雨洪遭遇特性开展研究。以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为例,利用长系列实测降水量和西江流量数据,分别采用对称和非对称乘积Copula函数构建雨洪联合分布,采用赤池信息准则和图形评价法选择最优Copula函数进行雨洪遭遇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非对称乘积Frank Copula Ⅱ函数拟合效果最优;以暴雨为主的组合中,端州区发生较大量级暴雨时,西江发生洪水的条件风险概率相对较高;以洪水为主的组合中,不同洪水重现期雨洪联合风险概率均略大于相应西江洪水出现频率。

    城市内涝雨洪遭遇非对称乘积Copula函数联合分布风险分析肇庆市

    气候变化下基于经济损失量化的北京市内涝韧性评估

    邹家祥段存存陈彬王昊...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与降雨重现期,基于InfoWorks ICM城市内涝模型,耦合内涝经济损失核算,刻画了北京市系统性能曲线。考虑内涝韧性的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建立了北京市内涝韧性动态评估体系,定量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北京市内涝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SP2-4。5、SSP3-7。0和SSP5-8。5 3种气候变化情景与降雨重现期分别为5、20、50、100a的组合情景下,北京市的内涝韧性水平较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工业区韧性水平最高,居住区韧性水平最低,北京市内环内涝韧性水平明显低于外环。

    城市内涝韧性系统性能曲线经济损失量化InfoWorksICM模型气候变化情景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