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大团结题材雕塑在当代创作中的表现研究

民族大团结题材雕塑在当代创作中的表现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以"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为切入点,探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类题材雕塑在内容、形式、材料、媒介、语言、呈现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过程.研究表明,当代民族类雕塑较传统基础上更多地突破了材料的限制,内容上更多聚焦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内在精神状态,甚至会融入一些能够反映时代变化突飞猛进的元素,表现形式也呈"剧场化"方向发展,即作品的观看方式不再是单向度地由创作者传递给观众,而是观者亦可参与到作品空间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但是与当代雕塑相比,由于受到地域文化、民族精神、人文风情的影响,人物造型会更加尊重客观现实,更具文化情境.对于民族题材作品的未来发展,要更加正视其民族特性,防止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同一化,丢失掉本民族的语言.

赵星辉

展开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心理与教育学院 绵阳 621000

民族题材 雕塑作品 当代语境 表现语言

2024

陶瓷科学与艺术
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

影响因子:0.046
ISSN:1671-7643
年,卷(期):2024.58(9)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