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符号、仪式与认同:民国时期的孔子诞辰纪念

符号、仪式与认同:民国时期的孔子诞辰纪念

扫码查看
民国建立之后,政府采用阳历作为主导的计时体系,孔子诞辰纪念日也被纳入其中.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将孔子诞辰纪念日与“国历”推行结合起来,重新规定了孔子诞辰纪念日的仪式,注重阐释孔子学说与三民主义的密切联系,彰显了孔子诞辰纪念日与国民政府统治正当性建构的密切关联.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教师节与孔子诞辰纪念日合二为一,力图扩展传统思想资源的影响,进而强调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存亡的重要意义.在民国节庆体系的建构中,由于孔子诞辰纪念日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与文化意义,因而其蜕变也呈现出与其他纪念日不同的特点.

朱文哲

展开 >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上海200433

阳历 孔子诞辰 教师节 南京国民政府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2014M561402

2015

天府新论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天府新论

CSTP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2
ISSN:1004-0633
年,卷(期):2015.(4)
  • 9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