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成都南北朝晚期造像饰耳特征的来源与途径初探
成都南北朝晚期造像饰耳特征的来源与途径初探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成都南北朝晚期的造像所饰耳珰,可以分为A、B两种类型.其中,B型又可以分为Ba、Bb两类.A、B两种耳珰的源头应是印度.约公元2-3世纪,饰耳造像较早出现于印度,此阶段耳珰多为圆形.笈多(4-6世纪)时期,饰耳大规模出现于印度造像中,在北方邦与中央邦尤多,所涉造像尊格类型多样,耳珰类型丰富.通过比较,可知成都与印度造像的饰耳特征一脉相承.同时,在孟加拉、缅甸、云南等地都有发现可能早于成都的饰耳造像,所以饰耳特征传入成都的路径有可能通过滇缅道进行.
外文标题: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Transmission Routes of the Earring Orna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atues in Chengdu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岳书棋
展开 >
作者单位: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成都造像
南北朝晚期
饰耳
滇缅道
出版年:
2024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036
ISSN:
1008-8822
年,卷(期):
20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