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书坛碑学强盛,但帖学逐渐式微.当时,书学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画坛,在书画界出现了诸多既擅长书法又专攻绘画的艺术大家,以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赵之谦、齐白石等人为主要代表.在时风的冲击下,帖学的处境十分窘迫.白蕉作为中国非常杰出的书画大师,在中国近现代的书画界中作出贡献,成为碑学独大的局面中逆袭发展的成功者.在书法上,他以"二王"的法帖为宗,继承了"二王"书法的法与韵,力纠碑学的丑拙弊病.同时,他又将书法中轻松潇洒的笔法运用在其绘画上,使得其笔下的兰花气质高雅,自然灵动,充满了脱俗不羁、文采风流、超逸潇洒的艺术品格.这些特点正如书法所表现出来的"魏晋风韵",令人叹为观止,一笔一画,一气呵成.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白蕉的书格、画格与品性的关系以及其绘画中所体现出的潇洒与素雅、远韵与流香、意先与无法的艺术韵味,进而指出"魏晋风韵"在白蕉绘画中的具体体现,并以此来说明书画技法与精神上的互通互融如何影响到白蕉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