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无人自足之境——论中国山水画空间的非叙事性

无人自足之境——论中国山水画空间的非叙事性

扫码查看
五代、宋之际,山水画超越人物画成为最重要的画科,这貌似格局重组,但本质则是观看方式的调整:从聚焦人物和事件到放眼四野,山水画为观看者提供了置身事外的可能.情节淡化、意象并置与细节减损、方域模糊,都是山水画超越限制、构建非叙事空间的有效途径.中国山水画空间的非叙事性有其哲学根源,是老庄的"齐物"与佛教的"性空"在绘画中的融合和直观呈现,经倪瓒、董其昌、八大、渐江、龚贤等人之手延续为一种传统.事实上,非叙事性也渗透在除山水画之外的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之中,包括章回小说(茫茫而来—缥缈而去—莫知所终是其基本框架,其叙事过程也常被棒喝、机锋截断).总之,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非叙事空间,使得观看者跳出具体事件和特定情境,去直面生命的空无和孤独.

沈亚丹

展开 >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无人之境 情节淡化 细节减损 方域模糊 非叙事传统

2024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1
ISSN:1002-3976
年,卷(期):2024.4(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