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世界之"在":从人的视域看

世界之"在":从人的视域看

扫码查看
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与人和世界的互动、相互作用无法相分.以成己与成物为内容,人作用于世界的过程,构成了人的基本历史走向.历史地看,传统哲学中的"以道观之",侧重于从形而上的层面理解世界;"以事观之",则主要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沟通中把握存在.然而"以道观之"和"以事观之"的主体都是人,在实质的层面上,最终乃是人"以道观之"或"以事观之".这种"观",也就是从人的视域出发,考察世界之在与人的存在."以人观之"并非"旁观"或"静观",而是在参与现实世界的建构过程中把握世界本身,这种参与中的"观"与人所做之"事"的展开具有一致性,其内在指向是存在的人性化.这里所说的人性化,其实际内容在于合乎人性.人性可以看作人的基本规定,体现了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的主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人具有"人的一般本性",这种本性,可以视为人的普遍本质.以身心的统一为前提,作为人性化具体内容的"事"展开表现为人与外部对象的实际互动,其历史趋向,则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杨国荣

展开 >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

以人观之 人性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东省"曾子研究院"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

22JJD72001121JZD01819ZDA033

2024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1
ISSN:1002-3976
年,卷(期):2024.5(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