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仿词与鲁迅文学世界的意义建构
仿词与鲁迅文学世界的意义建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仿词亦称仿造词,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出现.但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仿词具有特殊性:不仅数量多,而且与其思维和思想密切相关.鲁迅使用仿词时有意僭越语言边界,扭曲语言规则,表现了他对汉文的怨恨心理,同时也是他挣脱语言牢笼的手段之一.鲁迅笔下的仿词,有时以空洞的能指掏空被仿词的所指,有时与被仿词构成意义共享、相互干扰的对话关系,在其文学世界的意义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全之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仿词
鲁迅
能指
所指
语言的牢笼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
20AZW021
出版年:
2024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41
ISSN:
1002-3976
年,卷(期):
2024.
5
(5)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