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并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基于 2012-2022 年 31 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莫兰指数I、Dagum基尼系数以及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时空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 全国及三大区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均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展现出了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同时,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显著空间异质性,这种差异主要归因于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但随时间变化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呈下降趋势.2.我国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呈现"高-高""低-低"集聚的现象.3. 全国及三大区域均呈现β收敛,从收敛速度来看东部、全国、中部、西部依次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