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主体性

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主体性

扫码查看
秉持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价值取向事关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决定了它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主体性",简单地说,就是对"以谁为价值主体、用何依据判定价值、以何来构建价值关系"问题的解答.中国主体性是立足中国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自主性的一种价值目标,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时代特性、发展目标等多维价值的综合反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主体性就是要凸显中国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和发展需求,形成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国实践的深化认识和创新表达,提炼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理论,创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潘信林、骆枳

展开 >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29)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100)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 教材建设 中国主体性

2024

探求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广州行政学院

探求

CHSSCD
影响因子:0.265
ISSN:1003-8744
年,卷(期):2024.(4)